
煤炭自燃的早期識別和預報
人的直接感覺(jué)
淺部開(kāi)采時(shí),冬季在地面鉆孔口或塌陷區,有時(shí)發(fā)現冒出水蒸氣或冰雪融化現象。井下兩股溫度不同的風(fēng)流交匯處,過(guò)飽和的水蒸氣凝聚也會(huì )出現霧氣。
煤從自熱到自燃過(guò)程中,氧化產(chǎn)物中有各種碳氫化合物,所以,在井下可以聞到煤油、汽油或松節油味。
人有不舒適感,如頭痛、悶熱、精神疲乏等,這與空氣中有害氣體(如CO、CO2)的濃度增加有關(guān)。
從煤炭自熱或自燃地點(diǎn)流出的水或空氣,其溫度較平常為高。
測定礦內空氣成分的變化
根據應用原理不同,預測的方法可分為氣體分析法和煤炭氧化速度測定法,這是及時(shí)發(fā)現和預報煤炭自燃的主要手段。
測定空氣和圍巖的溫度
測溫法有時(shí)可以作為一種補充手段??諝鉁囟扔闷胀囟扔嫽螂娮铚囟扔嫓y定。圍巖溫度要在一定深度的鉆孔中測定。為掌握采空區和密閉區內自燃發(fā)展情況,可以用遠距離電阻溫度計測定其溫度變化。
影響煤炭自燃的因素:
煤的巖石學(xué)成分。煤的巖石學(xué)成分有絲煤、暗煤、亮煤和鏡煤。它們具有不同的氧化性。絲煤在常溫下吸氧能力特別強,煤中含絲煤越多,自燃傾向越大。相反,含暗煤多的煤,一般是不易自燃的。
煤的炭化程度。炭化程度越高,氧流離基的含量越少,其自燃傾向性越小,反之則大。炭化程度相同的煤的自燃傾向性由大到小的順序是褐煤、煙煤、貧煤和無(wú)煙煤。在煙煤中又以長(cháng)焰煤的自燃危險性較大。
煤的孔隙率。煤的孔隙率大,使煤與氧氣接觸面增加,故易自燃。
煤的水分。煤層的自燃危險性往往和煤的濕潤程度,甚至空氣中的相對濕度有關(guān)。煤孔隙內水分的存在,將降低煤吸附氧氣的能力,減小煤的自燃性?xún)A向。
煤的含硫量。同牌號的煤中,含硫礦物(如黃鐵礦)越多,越易自燃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