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16安全工程師知識點(diǎn):MIM工藝的特點(diǎn)
MIM 使用的原料粉末粒徑在2-15μm,而傳統粉末冶金的原粉粉末粒徑大多在50-100μm。MIM工藝的成品密度高,原因是使用微細粉末。MIM工藝具有傳統粉末冶金工藝的優(yōu)點(diǎn),而形狀上自由度高是傳統粉末冶金所不能達到的。傳統粉末冶金限于模具的強度和填充密度,形狀大多為二維圓柱型。傳統的精密鑄造脫燥工藝為一種制作復雜形狀產(chǎn)品極有效的技術(shù),近年使用陶心輔助可以完成狹縫、深孔穴的成品,但是礙于陶心的強度,以及鑄液的流動(dòng)性的限制,該工藝仍有某些技術(shù)上的困難。一般而言,此工藝制造大、中型零件較為合適,小型而復雜形狀的零件則以MIM工藝較為合適。比較項目制造工藝MIM工藝傳統粉末冶金工藝粉末粒徑(μm)2-1550-100相對密度(%)95-9880-85產(chǎn)品重量(g)小于或等于400克10-數百產(chǎn)品形狀三維復雜形狀二維簡(jiǎn)單形狀機械性能優(yōu)劣MIM制程和傳統粉末冶金法的比較壓鑄工藝用在鋁和鋅合金等熔點(diǎn)低、鑄液流動(dòng)性良好的材料。此工藝的產(chǎn)品因材料的限制,其強度、耐磨性、耐蝕性均有限度。
